80亿搞定中国啤酒行业?

酒展网-酒水展会糖酒会酒展糖酒会酒博会|2011-01-07 11:10:00
提要:有啤酒巨头高层说:不就是卖几瓶酒嘛。言下之意,你们小企业哪能跟我们有“资本”的比呢,我们不会去跟你抢一城一池,我们是整锅端。而二线品牌和区域品牌没有那么强的资本实力,就只得在终端上进行深度分销和精细化营销,打造区域“地头蛇”品牌。 

  中国啤酒行业最缺什么?

  中国啤酒行业最缺什么?

  大家心中有很多种答案,说得最多的归纳起来就是两个观点:一个是资本运作;二个是终端营销。

  但真正起到核心作用的因素却被行业忽略了,这个核心因素是“品牌”。

  可能大家都觉得很诧异,难道三大啤酒巨头还不懂做品牌?每一年的线上传播、地面推广,都是为了这个“品牌”服务的啊。

  但实际的情况是这样的吗?

  中国三大啤酒巨头青岛啤酒、华润雪花、燕京啤酒给消费者的品牌形象是什么?它们有什么不同?它们的各自品牌传递给消费者的核心价值又是什么?

  说到这些,三大巨头的品牌观念真是没有跳出“资本”和“终端”的操作方法。

  80亿搞定中国啤酒行业?

  有啤酒巨头高层说:不就是卖几瓶酒嘛。言下之意,你们小企业哪能跟我们有“资本”的比呢,我们不会去跟你抢一城一池,我们是整锅端。而二线品牌和区域品牌没有那么强的资本实力,就只得在终端上进行深度分销和精细化营销,打造区域“地头蛇”品牌。  

  华润在进入啤酒行业的初期,曾经放言要用80亿搞定中国啤酒行业,虽然华润大胆出位的言论在经过数年以后,并没有实现,但经过近十年的资本运作,华润雪花已然成为了啤酒行业最大的赢家。

  80亿搞定中国啤酒行业,这到底是该算作中国啤酒行业的成就?还是悲哀呢?

  有专家预言,2011年将是中国啤酒企业进行“沉淀”和“修炼”的一年,三大巨头的资本步伐将有所收敛。

  修炼,沉淀,主要进行什么方面的工作?终端、渠道、团队、管理还是战略?当然也有可能是全部或者某几项。但笔者认为,当务之急是啤酒品牌的战略规划和管控。 

  资本不能“解决”的问题

  啤酒品牌同质化太严重,所以大家都在说差异化,到底什么是差异化,怎么才能形成差异化?

  要产品“差异化”,产地“差异化”,文化“差异化”,什么都要“差异化”,但从消费者心理来说,最后会归结到品牌的“差异化”,因为消费者对产品、对企业、对文化的感知,从消费者心智资源来看,最后就是获得相关的联系和承诺。  

  资本可以解决生产和生产线,可以解决资金问题;也可以“解决”一些中小竞争者,将其纳入自己的麾下,但资本不能“解决”比自己更强的对手,更不能让资本“说话”,自然不能塑造出一个对消费者有号召力的品牌。

  也就是说,资本在解决硬件和某些软件上没有问题,但啤酒企业要建立跟消费者的关系,资本运作是做不到的。  

  也是因为这样,我们看到一些区域发展良好的啤酒品牌无奈之下,屈从了资本,在做强与做大的博弈中,“大”暂时战胜了“强”;另外一些区域品牌采用“速度抗击规模”,运用深度分销、精细化营销,根据地策略与巨头进行竞争,偶尔也诞生了一些“可歌可泣”的事件。而巨头之间,更是从短兵相接直接上升到贴身肉搏,旺季为了促销地盘和终端推广,屡屡产生全武行,甚至发生流血冲突。

 

 

版权与免责声明: 1.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酒展网-酒水展会糖酒会酒展糖酒会酒博会”的所有文章,均为酒展网-酒水展会糖酒会酒展糖酒会酒博会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文章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文章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文章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酒展网-酒水展会糖酒会酒展糖酒会酒博会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 2.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(非酒展网-酒水展会糖酒会酒展糖酒会酒博会)的文章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文章第一来源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 3.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,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。

相关文章

网站也是有底线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