斯坦福大学复原中国5000年前啤酒:啤酒更甜、果味更浓

酒展网-酒水展会糖酒会酒展糖酒会酒博会|2017-02-14 17:13:00

   港媒称,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利用5000年前的配方重制出一种中国啤酒。

   香港《南华早报》网站2月10日发表文章称,该大学引用中国考古学教授刘莉的话说,这种啤酒“外观与粥相似,味道比现在透明有苦味的啤酒更甜、果味更浓”。


   去年春天,刘教授和她的研究团队在陕西省米家崖遗址考古时发现了两个窖穴,窖穴里有过去用来酿造啤酒的陶器残片,包括漏斗、阔口罐和两耳细颈酒罐。这两个窖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400年至公元前2900年的仰韶文化后期。他们在这些残存的器具上发现了淡黄色的残渣,其中有薯类、百合和大麦的成分。

   这个发现说明米家崖遗址是中国酿酒的发源地。

   刘教授将此次发现的研究成果公开发表,称古代的中国人主要用小米、大麦等谷物以及薏仁酿造啤酒。

   在考古学课堂上,刘教授教学生按照这一配方重制啤酒。“我们有两种不同的啤酒酿造方法,一种是咀嚼,另一种是让谷物发芽。”

   本科生马德琳·奥塔对两种方法都进行了尝试。她第一次采用出芽的方法,使用红小麦作为主要原料。斯坦福大学引用她的话说,这种饮品有一种宜人的果香和柑橘味,与苹果酒的味道类似。


   奥塔还用一种名叫树薯的蔬菜根重制了另一种啤酒,酿造时需要咀嚼树薯,并将吐出的混合物烧开和发酵。斯坦福大学引用她的话说,最终成品闻起来像臭奶酪,奥塔自己都不愿意尝尝它的味道如何。

   奥塔说,学生们制造的啤酒大体上都有“一点酸味”。他们必须用吸管来喝这些啤酒,就像古代人那样,因为用于发酵的原料没有被过滤掉。

   这个研究团队对在中国古代啤酒中发现大麦非常惊讶,因为又过了3000年之后大麦才成为主要作物。

   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酒的知识和招商信息,欢迎进入糖酒网继续阅读。

    版权声明: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进行删改。文章内容不代表网站立场。


版权与免责声明: 1.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酒展网-酒水展会糖酒会酒展糖酒会酒博会”的所有文章,均为酒展网-酒水展会糖酒会酒展糖酒会酒博会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文章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文章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文章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酒展网-酒水展会糖酒会酒展糖酒会酒博会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 2.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(非酒展网-酒水展会糖酒会酒展糖酒会酒博会)的文章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文章第一来源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 3.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,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。

相关文章

网站也是有底线的